华能集团深化“一带一路”能源电力合作综述随着习近平总书记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应声落地,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“一带一路”上的壮阔征程。新加坡登布苏项目、桑河二级水电站、萨希瓦尔电站……5年间,一个又一个捷报传来,彰显着华能集团境外项目的开发实力,铺展着 “一带一路”的壮美画卷。 蓝色动力:“一带一路”上的“光明使者” 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,但电力建设落后与电力短缺相互掣肘,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。华能集团凭借电源开发、建设、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,奉献出一个个海外电力项目,点亮了“一带一路”。 巴基斯坦是个严重缺电的国家,全国大部分地区面临8小时以上的断电情况。华能集团用了短短的22个月零8天,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萨希瓦尔市建设了一座2台66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萨希瓦尔电站,成为点亮“走廊”的第一盏灯。 “要安全、优质、高效地推进,建设好、运营好、管理好萨希瓦尔项目,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发电示范项目、中巴经济走廊的典范工程。”萨希瓦尔项目尚未开工,华能集团党组书记、董事长曹培玺严格要求,并向巴基斯坦人民许下了庄严承诺。 然而不到现场,永远不能想象,在49摄氏度的高温中持续工作是什么感受;永远不能想象,生产能力有限,物资匮乏,沙子、水泥都需要政府协调解决,是多么艰难。为了兑现华能集团对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承诺,华能人日夜兼程,比计划工期提前200天建成,创造了“萨希瓦尔速度”。 2017年5~6月,萨希瓦尔电站1号、2号机组先后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,均实现9个“一次成功”,机组安装了先进的除尘、脱硫等环保设施,供电煤耗、厂用电率、烟尘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能耗指标和排放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更远远优于巴基斯坦国家排放标准。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·白克力对萨希瓦尔电站竣工发电表示祝贺,指出中巴两国政府和建设者们通力合作,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建设,已成为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典范。 截至今年8月1日,萨希瓦尔电站年发电量累计达到60亿千瓦时,机组平均负荷率达到95.5%,电站填补巴基斯坦近四分之一的电力缺口,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。 除了燃煤发电项目,华能集团在“一带一路”上的水电项目也硕果累累。2009年全部投产的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境外水电BOT项目,送缅电量占缅甸全国电网容量的三分之一。 华能集团从“引进来”到“走出去”,从放眼全球市场到聚焦“一带一路”,国际化步履愈发从容。截至目前,华能集团境外装机近1000万千瓦,分布在澳大利亚、新加坡、缅甸、英国、柬埔寨和巴基斯坦6个国家,在建设安全、清洁、高效、可持续的全球一流综合能源企业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。 绿色引擎:科技实力支持“一带一路”建设 今天的新加坡裕廊岛上,有座火电厂烟囱无烟、地不落煤,绿草茵茵、蓝天依旧,这就是华能集团为新加坡建设的首座燃煤电厂———登布苏火电项目。 燃煤电厂对新加坡而言陌生而富有吸引力。陌生,说的是新加坡素有“花园国家”之称,环保要求异常严格,从未有燃煤电厂建设先例;吸引力,体现在新加坡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炼化中心,其石化工业集中在裕廊岛,而能源供应主要依靠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天然气,企业降成本诉求很高。 华能集团先进的清洁燃煤发电技术以及对能源综合服务的深刻理解,给新加坡政府和有关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———一方面,华能集团提出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结合煤与生物质混烧的方案,降低了污染物排放;另一方面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电厂,成本更低,华能集团为岛上企业提供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电力、蒸汽、高品质用水等一站式服务,让新加坡兑现了开发裕廊岛的承诺,也带动了潜在企业在新投资。 登布苏项目于2009年11月启动,2013~2014年一期项目和二期A项目相继投产后,各项污染物排放水平大大低于排放限值,氮氧化物和固体颗粒物排放,甚至低于天然气机组的水平。华能集团方案在降低发电成本的同时满足现行环保要求,实现多方共赢。 “华能依靠自身在煤电领域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经验,改变了新加坡能源发展的历史。”新加坡经济发展局(EDB)能源化工署署长梁子健评价说。 近年来,华能集团“走出去”的过程中,不断将中国技术、中国标准带到全球,推动“中国技术+中国标准+中国设备+中国管理”的全链条“走出去”。 红色行动: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美好 “交得其道,千里同好”,在习近平总书记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中,“民心相通”是重中之重。华能集团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开发项目,专注于带动经济、保护环境、造福百姓、共建和谐四大实践领域,努力实现“共商共建共享共赢”。 桑河二级水电站建设中面临着6个村、849户3845人的搬迁工作。搬迁前的老村庄尚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,传统的柬埔寨村民并不理解,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村落,他们将去哪里?怎么生活?华能集团为更加符合当地人的习俗,决定设立3个移民点,提供3种移民方式,并且提高移民所得耕地面积和安置房标准,让移民居有其屋,耕有其田。这一系列调整,使华能集团在规划外为当地百姓多投入近3000万元。 建成后的移民村,房子面积大了,质量好了,卫生条件也大大改善,而且每家每户都能用上安全稳定的电。不仅如此,每个移民村都修建了学校、医院、警察局、寺庙,公路、排水系统、电网、水井等基础设施也配备齐全。 授人以鱼,也要授人以渔。华能集团在电站建设过程中,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,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。萨希瓦尔电站巴籍员工阿彼得自豪地说:“以前家里穷,找媳妇都困难。后来我来到了萨希瓦尔电站工作,不到一年就买上了摩托车,还娶上了媳妇。”像阿彼得这样的巴籍工作人员,在电站建设高峰期超过2000人,他们不仅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,还习得了一技之长。 本着“人才属地化”的目标,萨希瓦尔电站先后招聘了200名巴籍员工,派出164人到中国培训半年,学习电力技术和企业管理知识。华能为当地培养大量的企业管理人才和电厂运维专业人才,既解决了眼前的应急问题,也助其解决未来的长远发展问题。 曹培玺说,华能集团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,认真践行“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”的能源发展战略,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全面推动能源电力领域国际合作。作为国内发电行业排头兵,华能集团将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进一步深化国际能源电力合作,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变革,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贡献力量。 |